波兰电影导演瓦伊达(1926- )于1979年顺利通过审查的影片《威克的女孩们》挺令人纠结的,不仅观众纠结,Tunia也很纠结,据说这位法国演员多次试图自杀,直到1996年最终达到了目的,年仅四十来岁。然而在共产专制的波兰,这种“叫人神经错乱的”影片却最少受到政府审查的阻碍,小说作者伊瓦什凯维奇(Jarosław Iwaszkiewicz,1894-1980)则是1960s的“列宁世界和平奖”的获得者。这部小说写于1930s,伊瓦什凯维奇本人在影片的片首和片尾出现过。
当然,我说这部影片很“叫人神经错乱”,并非一味的谴责瓦伊达和伊瓦什凯维奇。如果把英国的光荣革命视为现代的起点,或者把一百年之后美国的建立视为现代的起点,那么,波兰则刚刚跌入被俄罗斯帝国征服的黑暗之中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,波兰作为苏维埃俄国与德国谋求和平的代价,被卖给了德国,然后随着德国的战败和一战的结束,波兰的异国统治才突然消失,然后很快又是1919年苏维埃俄国的入侵。在这极短的时间内,要建立一个国家并足以抵挡入侵,已是非常的不容易。波兰伟大的小说家显凯微支(Sienkiewicz,1846-1916)将两百多年前波兰抵抗他国入侵的历史写成了“三部曲”,在波兰人中延续了反征服的自由精神。两百多年前的贵族,毫无疑问是彼时制约国内专制力量和抵挡他国入侵的中坚力量,然而在1920s的世界舞台上,已经暗淡无光。在波兰击退苏俄的侵犯之后,在贵族们不得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而继承贵族精神的“法律人”阶层又没有形成之前,这是国家最为脆弱和人们观念最为混乱的时期。
小说和影片《威克的女孩们》就是这样一个令人伤感不已的故事。维克托参加了波苏战争,在离开家乡威克15年后第一次回到家乡,碰巧遇到了以前担任家庭教师的一家人在此度假。这一家的六个女儿,也早已发生了变化。以前与他最为亲近的Fela早已死去,最小的女儿Tunia,以前只有几岁,现在已经长大;Julia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,Zosia有了一个孩子,Jola结了婚还没有孩子,Kazia则带着一个孩子离了婚,她们过着平淡的生活,而她们的生活中也不再有维克托的位置。Tunia开始爱上维克托,而维克托却正如Zosia指出的,她12岁就发现他“害怕为自己做决定”。
也许,这个“害怕为自己做决定”就是这一切伤感的原因。但是,我的看法不是这样。作者伊瓦什凯维奇,1930s的波兰人,如此伤感是情有可原的。除了前面提到的,波兰也深受德国法国的欧陆哲学影响,比如笛卡尔,康德,黑格尔,等等。这些欧陆哲学家都在妄图建构包容整个宇宙的宏大理论,如同一个踩在人类可怜的经验基础上的狂人,却宣称自己能够胜过上帝,这既累了他们自己,也害了别人,影片中维克托说“我年轻的时候也读黑格尔,研究康德,其实并不理解,浪费了时间,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!”
更为糟糕的是,在瓦伊达几十年之后再来拍这部伤感的小说的时候,此时的波兰早已变得更加纠结和伤感了,在共产专制之下,政府控制中的教育系统已经不再能容纳家庭教师的存在,孩子们到学校接受着他们的父母难以理解的灌输,他们不再学习传统的社交舞,却转而操练气势宏大整齐划一的体操或方阵;宁静的乡村逐渐消失,工业化在国家的垄断和推动下,毫无阻碍的污染人类生养其中的土地。
但是,无论如何,这种伤感是应当克制的,因为“神不是叫人混乱”。